孩子大脑潜力竟然这么大!90%的家长都不知道的大脑奥秘
添加时间:2020-01-10 09:27:50 作者:jinseyulin 点击数:

我们的大脑有哪些“隐藏操作”?
大脑训练如何作用于学习能力?
如何通过大脑训练增强学习能力?
听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学博士
韩锦老师怎么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讲座回放
(语音讲座更精彩!)
 
·  正  ·  文  ·  来  ·  啦  ·
 
大脑潜力有多大?让大脑训练增强学习力!
 
心理学家就曾发现:同处幼儿阶段的异卵双胞胎与同卵双胞胎相比较,异卵双胞胎间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与同卵双胞胎相比,甚至能够相差2-3倍。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逐渐变小,特别是到了学龄期,这种差异更是几乎可忽略不计。
 
这说明,脑功能确实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后天的养育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这种天生的差异。实际上,任何一个特定的脑功能都受到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一、大脑的潜力有多大?
 
在吕克·贝松导演的热门科幻电影《超体》中,讲述道: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若能全部开发,人类将会成为一个“超体”,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但现实并非如此。当代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每个脑区都会发挥不同强度的作用,没有任何一个脑区在发挥功能时是完全寂灭的,只是作用强度不同而已。
 
 
(一)大脑的潜力在哪里?
 
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临床案例:
 
 
这是一张人体颅骨X光片▲,但左侧大脑却是完全空掉的。
 
这个孩子在刚出生时被诊断为重症癫痫,当时医生诊断他活不过两三岁,但更不幸的是,当他一岁多时,他的左侧大脑出现了无菌感染,并且开始萎缩,医生在征求家长同意后,切除了他整个左侧大脑。
 
在做完手术后,他竟顺利活过了医生给他判定的死亡的期限。不仅如此,他还在特殊学校顺利渡过了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家长还发现,孩子其实除了数学不好,其他成绩还是不错的。所以家长又去求证专家,想知道孩子有没有可能上普通学校。 
 
 
经过专家一系列的检查与测试,发现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缺失了左侧半球,而是他的工作记忆容量空间太小。普通人的工作记忆容量大概在5-9的范围内,而他的工作记忆容量空间只有3左右。
 
由于容量过小,所以他在进行相对复杂的数学运算时,会遗忘掉前面的运算信息,导致他计算到最后时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但工作记忆容量是可以通过针对性训练进行有限扩容的。所以专家就为他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扩容训练。
 
 
经过训练后,他的数学成绩有了大幅提升,更是顺利进入了普通中学学习,虽然成绩无法与“学霸”相提并论,但跟上普通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是没问题的。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成年了,正常地结婚、生子,像多数普通人那样完成着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任务。很难想象,他只用了一半的大脑代偿了普通人完整的全脑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大脑潜力在于可塑性极大!这种可塑性是终身存在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可塑性会逐渐减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觉得年纪大了以后,常抱怨记性变差了。
 
潜力来源于哪里?源于神经网络的联结是可以改变的。
 
 
这是人类大脑的最基本单位结构示意图——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长了很多像是枝叉的突触,还有一个长尾巴——轴突。它们发挥着接收、整合、传递信息的功能。
 
每个神经元细胞都有无数这样的结构。而突触与突触之间、突触与包体之间、突触与轴突之间的联结,是可以随着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获得而改变的。  
 
(二)脑训练与脑基本功能区发育阶段一致
 
孩子常常是“上一秒是天使,下一秒是魔鬼”,前一秒他懂礼貌,听得进爸妈的道理,后一秒却撒泼打滚。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与成人的大脑有所区别。
 
成人大脑中各部分配合亲密无间,整体运作能力强,但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不同脑区间的神经联结还未完整地搭建起来,所以运转过程中各部分无法良好配合。而随着孩子长大,大脑得到发育,各脑区间的联结会趋于完整。
 
 
— —
 
孩子有几个大脑?3个。其实3个指的是孩子大脑的三大区域: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高级推理脑。
 
爬行动物脑主要调控与生存相关的最基本功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新陈代谢等;哺乳动物脑负责情绪感知;而高级的认知技能,如:言语、记忆、判断、推理、创新等,是推理脑调控。
 
 
各个大脑皮层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利排列,依次是:枕叶→顶叶→颞叶→额叶。而这也与相应脑功能的成熟顺序相一致,(从早到晚)依次是:感知觉→运动→语言→复杂认知功能。
 
 
— —
 
所以孩子的大脑训练要遵循脑的功能区的发育规律,脑训练与脑的基本功能区发育阶段要是相一致的!
 
学前阶段是孩子感知觉能力与运动技能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父母能给予的大脑训练是,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文化环境,让他不断地接触人、事、物,拥有大量的外部交流机会,孩子接收到的丰富的感官刺激,感知觉与运动能力因此提升。
 
小学阶段是思维训练、书面语掌握的主要阶段。该阶段,家长可以增加孩子阅读量,鼓励他多读课外书以扩大知识面,启发思维。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逐渐成熟。那么这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计划与组织。
 
大学阶段,孩子的大脑额叶发挥着对其他部位的主要控制作用。这时孩子应该能够认知并控制自我情绪,也就是情商的提高。
 
 
二、脑功能训练增强学习力
 
那如何通过不同脑功能区的训练达到增强孩子学习能力的目标呢?
 
(一)脑与感知觉能力训练
 
感知觉能力是大脑最基本的一个能力。 
 
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实验内容就是尽可能封闭被试者的所有感觉通道,比如戴上耳塞;把人放到一个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环境中,并观察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过程。大多数被试者只能坚持24-36小时,几乎没人能坚持到72小时。
 
事实上,在实验开始前后,专家还做了另一个小测试:要求被试者拿着一根铁棒,在不碰触四壁的情况下,插到一根铁管中去。
 
这是个相当简单的操作,但就是这么容易的操作,当被试者仅经历几十个小时的“感觉剥夺试验”后,却无法将其完成。 
 
 
这说明人的智能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感知活动。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不断适应环境压力的过程。此外,我们也发现,生活中那些优秀的人都有个共同点:感知能力强。
 
— —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觉能力?
 
1.丰富儿童的生活环境
 
学龄前是孩子感知觉能力发展的主要阶段。这时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如:带孩子跑步、踢球、亲子“两人三足”、踏青等等,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信息,孩子的感知觉能力因此得到发展。
 
2.促进儿童从无意感知到有意感知活动转化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感官通道去感知事物,促进孩子从无意感知到有意感知活动转化。
 
 
举个例子:
 
许多家长喜欢到公园“遛娃”。有的家长只会说:“宝贝快看!多漂亮的花园!”。但有的家长就会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官角度上,引导孩子去探索公园,比如:“你看花的颜色,有红有紫”、“仔细听树上的蝉鸣”、“鹅卵石摸起来很光滑”等等。

这也是为何有的孩子在春游后将老师布置的游记写的特别优美,而有的孩子像是“春了个假游”,游记中的语言较贫乏。
 
这是有意感知活动为孩子带来的丰富感官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大脑的进一步加工,呈现为孩子丰富美好的表达能力。
 
3.观察活动描述
 
此外,让孩子观察身边的活动并且练习描述能力。比如:带孩子参加写作课程也是个好方法!
 
 
(二)脑训练与注意品质培养
 
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但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与其他心理机能难以分开,它是其他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
 
注意可分为以下类型:
 
1.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
 
2.无意注意:本能的,无需付出努力就能达到
 
 
三岁前孩子的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普遍增强。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只能够保持在15分钟左右,所以上小学前的孩子每次的学习时间也不能设置得太长。
 
在注意广度的方面,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只能同时保持在2-3个对象上,而成年人是4-6个。此外,注意的分配及转移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强的。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品质呢?
 
1. 有意注意技能开发: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及时表扬。
 
2. 注意的选择性开发:在规定时间找出有关对象,如:划消游戏。
 
3. 注意的稳定性开发:可通过放风筝等活动来培养。
 
4. 注意的广度开发:可让孩子回忆看过听过的故事内容。
 
5. 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学前儿童可进行带路游戏、找错游戏。
 
(三)脑训练与记忆能力培养
 
记忆力是孩子学习所需的最重要能力之一。按时长划分,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的形成机制:注意→输入→编码和储存→提取
 
明晰了记忆的形成阶段,我们就可以通过把控记忆形成环节达到提升记忆。
 
01如何做到有效注意?
 
有效注意是记忆的前提,而有意注意属于有效注意,无意注意则不是。如何做到有效注意?
 
比如:
 
课前做好预习,上课时就有意识地重点关注自己预习时的薄弱环节;做笔记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注或用游戏口诀等有趣方式去记忆,凸显你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但这其中涉及注意衰退问题。注意的稳定性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家长不能以成年人的注意稳定性标准去要求孩子。
 
 
曾有家长和我抱怨:“我家4岁的宝宝为何25分钟的课程都坚持不了?”而对于一般的4岁孩子来说,注意稳定性是低于15分钟的,因此注意力高度集中25分钟,对他来说是极度困难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按照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发展规律,去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02如何做到有效输入?
 
扩充知识组块是有效解决办法!曾有学习者做过这样的实验:
 
让一组有国际象棋经验的儿童与一组没有国际象棋经验的成人来复盘棋局。在记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面对有规律的真实棋局时,儿童组复盘成绩优于成人组,而在面对随机摆放的虚假棋局时,儿童组的成绩低于成人组。
 
儿童组之所以能迅速复盘有规律的真实棋局,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国际象棋经验,他们的象棋知识是成体系的,知识组块的内容更多。而当面对随机的虚假棋局时,儿童组就失去了优势,就单纯的记忆数量而言,成人是优于儿童的。
 
 
 
如何扩充知识组块呢?
 
1.知识系统化
 
将零散知识进行梳理,知识系统化,能扩充我们的知识组块。思维导图就是个好方法!此外,像是英文单词学习中的词根记忆法、同义反义记忆法等,都能帮助扩充知识组块。
 
2.重复巩固次数 
 
重复巩固,增加巩固次数,也能达到扩充知识组块的目的!
 
03如何做到有效提取?
 
有许多家长反馈:“为何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笔记漂亮整洁,却考不出好成绩高分数?”、“孩子上课一听就懂,考试却一考就错!”
 
 
这是因为考试需要孩子将记忆的知识提取出来,但孩子没做到有效提取。有效提取才是王道!如何做到有效提取?
 
1.提供丰富稳定的线索
 
丰富稳定的提取线索能帮助孩子提高记忆提取效果。比如:让孩子通过图片、情境、口诀等与知识相关联的事物进行记忆,当考试时,孩子就能通过这些丰富的提取线索,顺畅且稳定地回想起之前复习的知识。
 
有的家长又反映道:“上课老师在讲,孩子也在听,笔记也有记,复习也很认真,为何成绩还是糟糕?”
 

 
这是因为没有重新加工课程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堂内容进行重新的梳理与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相当重要的!
 
“知识二次加工”其实就是一种稳定的提取线索,也是一个将分散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比起单纯去背笔记、课文等效率高得多!
 
2.分散记忆
 
很多孩子喜欢“临阵磨枪”,考前狂背,一下连续自习三小时。但研究表明,一次性的集中学习,远不如分散记忆。而信息的保有量不同,提取效果自然也不同。
 
 
— —
 
大家特别容易忽视记忆再巩固阶段。
 
记忆在提取后会经历一个“脆弱易变区”,特别是长时保存的记忆,若这时进行干预,就能极大影响长时记忆,哪怕记忆已被稳固地保存下来。
 
所以在复习时,即便孩子之前对某个知识点已很熟悉了,但复习时突然模棱两可了,一定要督促孩子去立刻确认,不要就此“放过”。因为这时的“再确认”能再次稳固孩子的记忆,若“放过”,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点会变得脆弱,甚至渐渐消除。
 
所以有意的遗忘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家长要把握好记忆再巩固阶段!
 
 
04 记忆术
 
有没有“记忆术”呢?市面上大部分的记忆课程基本是根据图像记忆、联想记忆或以熟记新的方法去设置课程。
 
*以熟记新:经典房屋记忆法、数字-形状记忆法、连锁记忆法
 
那如何为孩子进行记忆训练呢?主要有以下3点:
 
1.加强注意力与观察力的培养
 
2.利用语音转换将短时记忆的内容推入长时记忆
 
3.利用不同的脑半球活动从事不同的记忆作业
 
 

(四)脑训练与思维能力提升
 
思维能力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涉及“模块化过程”,我们之所以能在面对问题时找到应对策略,是因为大脑形成了比较固定化的认知神经网络,所以在处理应对过的问题,我们更有效率。
 
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首先要了解问题解决的步骤(如下):
 
1.集中注意
 
2.抽象推理
 
3.形成解决方案或策略
 
4.灵活变动策略
 
5.评估修正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大脑的额叶密切相关,特别是左侧额叶,所以脑损伤患者中,左侧损伤的较右侧更容易出现思维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思维能力也不断地在发展,经历从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历程等。
 
思维能力提升是个全脑训练的概念,核心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其本质是:打破旧有模式,采用新的模式。
 
所以家长在亲子互动中可以去玩一些不同于以往固定规则的游戏,采用新模式,孩子不断去适应,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得到提升。
 

(五)脑训练与创新能力
 
创造力需要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常用“顿悟”这个词去描述创新的过程。
 
但“顿悟”不是无根之水,创新是有基础有前提的。首先它建立在大量的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在此基础上,对旧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就有了创新。
 
那家长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呢?
 

1. 保持童心,即充满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来源于我们的哺乳动物脑,在探索过程中,大脑会释放大量能给予兴奋感、满足感的化学递质,孩子因此本能地探索世界。
 
2.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
 
3.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4.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5.让孩子参与拓展课程
 
— —
 
希望以上分享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学习问题背后的根源。
 
有时孩子不是不愿努力,而是还在成长,孩子的成长无法脱离客观的人体发育规律,了解这些科学的教养知识,才能抓到问题关键,与孩子共同克服成长路上的学习难题。
 
快来金色雨林参与测评
看看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吧!
识别二维码预约免费测评